温州服装近几年发展的情况

温州西装哪里买-温州量体西装定制哪家好

温州的男装企业正走向两极分化,或成为生产企业,或成为营销企业。未来的温州很可能成为全世界精品男装的加工基地,这个定位是在对男装市场的分析、男装特点分析以及对自己的优劣势分析基础上定出来的。

温州男装企业的竞争是当前企业营销活动最深层、最高级的竞争形式,是企业的实质与核心,也是男装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利器,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企业的兴衰成败。因此,温州男装企业首先要放弃那种先生产后销售的传统营销观念,切切实实地建立起以顾客为导向的现代营销观念,并把这个观念贯彻和渗透到企业的各个方面,积极做好各项营销服务工作,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实现既定的营销目标;最终,企业才能得到健康、快速发展。

温州男装企业在过去的10多年时间里,以设备好、加工成本低等优势,在国内迅速崛起。但是如今,与全国各地的服装企业相比,这些优势已经不再存在。论生产成本,中西部地区的成本更低。过去温州服装企业还不惜血本请形象代言人(报喜鸟先后有任达华、任贤齐,庄吉有周华健等),在央视投广告“砸出”知名度占领市场。而现在国外的品牌进来,知名度本来就高,二线品牌价格和温州男装相近,温州男装原先的价格优势也不明显了。

在过去的一年中,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温州有不少服装企业悄然倒闭,服装业增长速度从年增长30%以上减少到去年的16.6%。当然,年产值500万元以上的企业年增长仍达30%,不少知名男装企业定牌加工已达产量的七成以上。

行业投资增速过快,竞争进一步加剧。由于缺乏有效的市场调查和研究,缺乏有效的引导,社会服装生产规模的扩张大都带有一定的盲目性和短视性。一些新增生产能力都集中在利润率相对较高的常规产品,如西服、衬衫等产品上。男装生产渐成格局,知名品牌求“系列化”、“层次化”趋势明显,在扩大规模效益、经销策略和营销方式上大动脑筋,但鲜有企业花大力气在深入市场调研、提高产品创新能力、提高企业人员素质、加强企业经营管理、研究服装板型设计以及相关基础研究等方面下真功夫。因此才会出现一方面服装供量过剩、价格猛跌,另一方面消费者仍有买不到称心如意服装的局面。

服装原料价格居高不下。一是生产方面,原材料价格上涨,自2001年四季度以来,国内棉花价格持续上涨21.8%,棉纱、棉布价格分别上涨15.5%和10.8%。据国际棉花咨询委员会2007年7月的月报表:直到2010年,世界棉花产量仍将持续减产,棉花价格上扬已成定局;生产经营成本增加,随着国家社会保险制度的完善、产品升级换代、管理费用增加,服装企业的生产经营成本最近几年一直以10%的速度递增,企业利润增幅锐减。

设计模仿与自主创新并举。温州男装的设计能力比较弱,纺织品面料缺少新品种,缺乏领导时尚和潮流的能力,市场竞争过分依赖劳动力成本比较低的优势。国内高档服装的设计、板型和面料在很大程度上还需要依赖和模仿国外的技术。

精细营销造就销售新动力。前些年,服装进入市场,不少企业简单用广告宣传,依靠模仿和跟进的能力很快获得了成功。经济全球化改变了服装业竞争的形态,消费市场的提升对服装产品个性化的要求提高,产品生命周期极短,因而激发了企业主动创新的意识,大部分企业加强了自主创新的力度。

企业投资和经营方式多元化。行业自主增长因素增加,近几年来温州服装企业普遍感到服装生意越来越难做,“难”来自各个方面:各种减利因素增加,利润空间越来越小;市场对于品牌所代表的产品差异化的要求不断提高,企业感到茫然;产业升级的步伐加快,需要持续的创新能力;生产加工机制向品牌经营机制转变,短期内难见效益;国内缺少原创品牌发展的氛围……因此,业内一批实力较强的服装企业,纷纷采取投资和经营多元化战略。这些企业依靠服装产品品牌扩张,服装品牌借消费者和投资者对企业的信任延伸到其他品牌。目前,温州服装行业的投资主体是以民营为主,新一轮国际服装制造业转移,大量外资企业在与中国服装企业进行更深层次的合作,行业内企业已完全成为独立自主的竞争主体。

重视硬件,轻视软件;注重外功,忽视内功。对于许多服装企业来说,投入大量资金对企业和产品形象进行策划和宣传,引进先进服装生产设备和电脑系统,都已不成问题,但声势浩大的外表后面到底有多少货真价实的内容,如先进设备的利用率有多高、投入产出是否合理、企业的发展后劲如何等,企业家心里难有一本明白帐,这直接影响到每个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不少服装企业已经不同程度地引进和开发了信息管理系统,但根据我们调查,这些系统在服装企业的实际应用效果并不十分理想。近年来,工业发达国家的服装企业CAD/CAM的应用普及率以及企业Internet的上网率已达到80%以上,而温州男装企业由于领导者对高新技术的应用缺乏主动性,对用先进的信息管理技术改变落后的管理现状、推动企业进步缺乏自觉性;企业内部缺乏掌握服装与计算机技术的复合型人才,对信息技术的应用缺乏实际操作与维护的能力;对服装企业开发应用信息技术,各方面的认识、扶持和投资力度不够;行业管理组织对信息技术应用的推广力度不够……

科技进步促进生产力发展,创建知识型企业成为企业家的共识。温州男装企业应始终把发展的基点建立在科技进步的基础上。

复合型人才缺乏。温州男装企业复合型人才缺乏。缺乏能够进行品牌运作的企业高级管理人才,复合型的营销、管理人才,熟悉国际市场规则的外贸人才,特别缺乏的是能够把握市场的设计人才。

随着市场经济的日益深化和完善及一批有着较高学历背景,独到、卓越战略眼光的新人加入,男装行业的竞争方式也在时时发生变化和不断升级,企业领导普遍感到了压力。企业迫切需要创业人、经理人、技术人和财富人于一体的复合型经济人才,需要掌握WTO的规则和市场发展规律。因此,行业内的大企业多方采取请进来或走出去的方法,学习和借鉴国际服装企业高精尖的管理方法、先进技术、操作技能等,培养造就知识型的员工队伍。

温州的男装企业正走向两极分化,或成为生产企业(温州男装已经从原来的自产自销为主,向精品男装贴牌加工为主。像丹顶鹤、乔顿、华土等有影响力的品牌已经明确定位专做贴牌加工),或成为营销企业(研发能力、市场营销能力的欠缺是目前男装面临的难题。只有研发能力相对较强的,像法派、庄吉、报喜鸟、夏梦等,还是会在营销上花大力气,设法不断提高品牌的附加值,成为营销型企业)。未来的温州很可能成为全世界精品男装的加工基地。温州男装的定位是精品男装的加工基地,这个定位是在对男装市场的分析、男装特点分析以及对自己的优劣势分析基础上定出来的。

鉴于更多的本地男装企业可能自身品牌越来越弱化,变成专门承接加工的生产型企业,以温州男装业在国内的知名度,成为国际精品男装加工基地的可能性很大。如果企业不专注于主业,致力解决这些问题提升自身品牌,在这个全球一体化的时代很可能被市场淘汰。即便是要成为加工基地,也要关注周边国家的服装制造业,比如韩国、越南,不少欧美的高级男装订单由他们承接而非中国,因为他们制作精良,而且加工成本并不比中国高。应该看到,一是国内男装品牌面临国际化竞争的压力,二是国外一些二线、三线品牌进入国内,生产本土化,贴上它们的品牌在市场上卖,这种牌子对我们压力很大。市场容量没有了,增长空间不大了,自己的网络满了,单店销售的增长很难了。那么增长点在哪里?是值得每一个男装企业***深思熟虑的问题。

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男装间的差异越来越小,几乎是同质化男装,因此,如何在众多的男装品牌中脱颖而出,服务就成为温州男装企业制胜的有力武器。服务是温州男装整体概念的有机组成部分,企业开展服务营销,则为创造顾客满意提供了解决问题的新思路。从温州男装企业实际情况来看,近些年来的价格大战、广告大战(包括请形象代言人等)、渠道大战等均未取得长期竞争优势,反而导致“内伤”。只有实施服务营销策略才能获得竞争能力,才能真正赢得顾客满意。

温州男装企业如法派、庄吉、报喜鸟、夏蒙等坚持走国内高档精品男装的发展路线,在国内率先实施男装的专卖连锁特许加盟的销售模式。目前都拥有形象统一、价格统一、服务统一、管理统一的男装专卖店,建立了各自运作规范、网络健全的男装专卖零售体系。

温州男装企业的领头羊——法派集团的服务营销策略,一方面体现在对品牌的服务;另一方面体现在对消费者和对经销商或加盟商的服务。对品牌的服务主要表现在品牌战略的规划和实施,对加盟商的服务主要表现在提供优惠的加盟政策,使他们有钱可赚。

品牌如同市场,是按照其客观规律运作的。任何一个产品,若想建立一个品牌,必须考虑四个因素:产品、价格、渠道、促销。而在产品这个环节上,最先考虑的应是定位。温州男装品牌的前期定位不仅包括服装风格的定位,还包括强势目标消费群的定位。

行业基本数据

根据国家统计局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中国男性人口数量为65355万人,占总人口的51.63%,比女性的比例略高,由此可见,中国的男装消费者构成了一个容量不容忽视的市场。同时,中国的服装生产能力也是十分巨大的。据统计,全国现有服装生产企业50多万家,年产服装100多亿件,总量居世界第一位。国内大型的服装企业,如雅戈尔、杉杉、法派等则基本上以生产经营男装为主,广东、温州等加工基地的男装,生产能力也极具潜能,两者共同构筑了中国男装的极大产能。

行业现状

从上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以浙江宁波、温州为主的男装品牌,不断扩大自己的产量,并在市场的运作中根据各自的特点及能力,发展出了各自的开发方式,无论代理论也好,直控论也好,无非是在这个有限的男装市场分得更多的利润及份额。在这个行业内,“技术”已经不是影响企业生存和发展的主要障碍,开发新的卖点才是突出重围的重中之重。

随着“知识精英族群”日益成为都市社会的主流人群,大量生活化正装、休闲化正装、时尚化正装、商务休闲装的出现,跳脱了传统正装或休闲装的领域。据悉,正装休闲化已经成为今年国际男装市场的一大流行趋势,“新正装”概念正是在这一潮流趋势下应运而生,其定位于正在不断扩大的“知识精英族群”的社会主流人群,着力营造出一种品位和休闲、人本与自然的双重追求时尚。

国内男装品牌的演变

海派男装星光黯淡

提起中国男装,就不能不说中国的两个地方:上海和浙江。十里洋场的上海滩,曾经是中国第一套西装的诞生地。1903年,中国第一套国产西装诞生,是“红帮裁缝”王睿谟为知名民主革命家徐锡麟制作的,自1903年的第一套西装诞生日起,海派师父、“红帮裁缝”名满天下,上海也成了中国男装发展最为前沿的阵地。

可以说,无论是西装还是衬衫,上海都有诸多名牌曾经令上海人引以自豪,例如:培罗蒙、培蒙、开开等老牌子。即使是在上世纪80年代,海派男装也在国内男装市场独领风骚。但是。自上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末的十年间,海派男装由于体制的原因难以抵挡来自江浙一带男装的崛起,开始逐步星光黯淡。

由于国际竞争的加剧,著名品牌纷纷登陆上海,致使曾经引领中国风骚的老品牌和意欲引领新风骚的新兴品牌均纷纷落马。例如:有着70多年历史的培罗蒙,曾经号称中国最好做工的西装品牌,由于体制等综合的原因,至使品牌形象老化,品牌传播不力。与之类似的“培蒙”,也难以担起西装品牌的大旗。曾经在1999-2000年意图崛起的海螺服饰,也没能真正在中国男装领域掀起风暴。以衬衫工艺著名的开开衬衫,几乎沦为地摊货,无论价格还是款式都已经没有任何强势的竞争力。

浙江男装雄霸“江湖”

如今,提起中国男装,就不能不提江浙一带的诸多民营企业。这些在上世纪80年代还在为海派男装做代加工起家的企业,如今已经牢牢占据了中国男装的主力位置。

在过去10多年中,浙江涌现出了一大批全国性的知名品牌。雅戈尔、杉杉、罗蒙、法派、庄吉、步森等已成为中国服装界最为响亮的名牌,还有一大批二线品牌,如洛兹、太平鸟等也有很高的知名度。

在浙江,两个地方的中国男装企业最为集中,一是宁波,二是温州。与宁波的企业不同,温州男装企业的崛起有着更加明确的品牌特点。

温州的男装企业由于缺乏“红帮裁缝”的渊源,更加倾向于“新西装”文化。进入90年代以来,“新西装”前所未有的冲击了原有的“红帮裁缝”概念。从温州的企业特征看,他们没办法借助“红帮裁缝”的底子,因此只好另辟蹊径。

法派:洋派最足的男装

中国法派集团始创于1997年9月,以意大利法派服饰有限公司为桥头堡,分别投资组建了上海法派服饰有限公司、深圳法派服饰有限公司、香港法派服饰有限公司、法派欧洲控股有限公司、法派服饰设计研究所,在意大利、法国、德国、美国、中国香港等十几个国家和地区注册了商标,拥有20多个子公司、30多个销售分公司和500多家专卖店,集团公司服装产业年销售收入超过25亿元。

法派集团现辖六大品牌:法派、法派e时代、圣利?亚兰、FRANCEPAL、suitexpress、CaféCostume。主力品牌定位为具有创新和领导市场的高级成衣品牌,目标顾客群锁定为白领、骨干、精英阶层;法派e时代为高品质的职业装品牌;圣利?亚兰是塑造商人品格、商业尊严的绅士品牌;FRANCEPAL——一个具有百年历史的法国经典品牌,法派集团是其全球运营总代理;suitexpress是法派欧洲控股有限公司旗下的快速量体修正品牌,其超前的运作模式充分彰显现代时尚魅力;CaféCostume为来自欧洲的高端量体定制品牌,并成为法派走向国际顶端市场的重要标志。

法派坚持“融汇东西文化,共创世纪经典”的宗旨,在意大利著名设计师路易吉?维里奥的指导下,成功开发了法派世纪风系列、休闲正装系列、无衬半里系列、非粘合衬系列、生态环保系列和春夏季用凉爽系列西服,以及大衣、羊毛织物、衬衫、T恤、领带、皮件、饰品等男士系列精品。其中新型法派春夏季用凉爽西服,成为中国首个服装专利产品;无衬半里西服属省科技鉴定产品,填补了国内市场空白,生态环保西服被列为“星火计划”项目。同时法派还推出了用料、工艺、制作、质量与法派品牌完全一致的专用职业装品牌法派e时代,引导了职业装的市场潮流。

企业先后通过了ISO9001国际质量管理体系认证,ISO14001国际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和GB/T2 8001国际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认证,并成为全国第一家取得“双绿色”认证和“三合一”体系认证的服装企业。法派集团连续五年蝉联全国民营企业500强,连续七年跻身全国服装行业“双百强”。具备了年产100万套高档西服和2000万件大衣、茄克、羊毛衫、衬衫、T恤、皮草、皮鞋、皮具等男士系列精品服饰的生产能力。

被誉为“中国的乔治?阿玛尼”的法派集团,在中国乃至国际服装行业声名远播,法派品牌是中国最具时尚的男装品牌、中国男装趋势主导品牌,囊括中国国际服装服饰博览会“质量优秀金奖”、“设计金奖”和“制作工艺金奖”、“中国男装最佳设计奖”。先后被授予“国家免检产品”、“中国名牌产品”、“中国驰名商标”等称号。

近年来,法派集团将发展目标瞄准国际化、产业化和多元化,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2004年,集团公司参股组建中瑞财团,扩大产业投资范围,实现了产业经营与资本运作的成功对接;2007年,法派集团以产业报国的情怀,积极响应国家西部大开发的号召,在四川简阳市投资25亿元建设“中国西部服装产业园”;2008年,法派集团与合作伙伴一起在新疆共同投资20亿元开发PVC化工产品项目。

以担当社会责任为己任的法派集团,先后为我国的慈善赈灾等公益事业捐款捐物达5600多万元。2006年3月,法派向团中央捐资1000万元,设立“青少年人才开发(法派)基金”;2007年4月,法派向保护母亲河行动慷慨捐赠,设立1000万元中国青少年绿色家园(法派)建设基金;2008年,法派向“5.12”汶川地震灾区捐款捐物达1120多万元。

从外在的品牌形象看,法派无疑是品牌形象表现最好的男装之一。法派的品牌文化,从诞生起就完全体现着洋味。法派的品牌故事,诞生于世界顶级男装的发源地意大利和法国。无论从品牌渊源还是品牌故事和工艺设计,法派完全走的是意大利的风格。

让我们看看法派的品牌释义:融汇了国际性的产品才有未来的吸引力。中文名:“法派”,法,意为效法,吸收、融汇国际众长之意。派,意为自成体系,塑造自己的产品个性、品牌个性之意。

法派精神:永远拼第一;法派方针:人如品牌,品牌如人;法派目标:缔造世界名牌服饰帝国。

从上述的品牌释义看,法派在强调一种中西融合的文化,然而,这种融合在传播中则明显以“西”为主。

法派品牌文化的打造从生产、设计工艺上,企业均进行了支撑。例如:成立了意大利佛罗伦萨法派服饰有限公司、佛罗伦萨法派服饰研究设计中心、法派服饰设计研究所,真正从企业的源头进行了证言式的铺垫。法派从一开始就着力打造一个高定位的品牌,其品牌之路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已产生一定的效应。以目前法派的价格定位来看,其产品的品牌溢价能力真正符合消费者的心理定位。

法派:从“巨星情缘”到“总统情结”

2007年是法派品牌进驻中国市场的十周年,十年来,法派人锐意进取,不断创新,使法派得到了稳步快速发展。从当年聘请香港明星梁家辉、张柏芝为品牌形象代言人,到后来力邀克林顿加入的“壮举”,无不显现法派人不拘一格的创新思维。

法派品牌历经十多年的集力聚合,现已形成鲜明的风格定位、积淀深厚的品牌内涵。2007年初,法派斥巨资邀请韩国影星张东健为品牌形象代言人,张东健阳刚、帅气、性感的个人风采和良好的社会形象完全符合法派个性、洋气、性感的品牌特征,“大气天成,法派人生”书写了法派新的视觉形象。法派携手张东健,主要目的在于诠释法派品牌文化,共同演绎亚洲时尚的“天桥风云”。

2001年法派集团力邀美国前总统克林顿当形象代言人,在社会上引起了极大的反响,全世界数千家媒体竞相报道;尽管没有成功,但不得不承认这是个成功的创意。联合国前秘书长安南、德国前总理施罗德等先后与法派结下了不了的“总统情结”。

从“巨星情缘”到“总统情结”,法派集团在追求时尚、品位的市场定位上做足了文章,并通过一系列活动,有效地提升了法派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从而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奥运代表团的“番茄炒蛋”制服到底是谁设计的?

旁友们大嘎好,自从进入巴西奥运会的时间频段以后,我们的奥运代表团已经贡献了许多精彩的段子,尤其像下面这位,早就预定了「本届最佳人肉表情包」席位▼

染鹅,在我们这个领域呐,大家还是更关心我们奥运代表团着装方面的一些问题,像最常见的这个▼

嗯…这是一个敏感的问题。

让我偷偷地来回答一下大家吧…

大部分情况下,奥运会开幕式上各国代表图的礼服服装,都会选择自己国家有代表性的服装品牌和设计师担纲设计和制作生产。像地多人少的加拿大,他们代表团的服装就来自有枫叶血统基因的「Dsquared2」▼

在美国这里呢,就成了中产阶级休闲气息浓郁的「Ralph Lauren」,巧妙混入了星条旗的元素▼

法国就是自己国家代表性的「Lacoste」 ▼

瑞典是快销品牌「H&M」,设计上运用的国旗元素也非常好看 ▼

染鹅,

到了中国代表团身上,事情就起了点变化。

中国代表团的来自国内的百年羊毛品牌 「恒源祥」 ,五分之一的地球人都曾经听过他们家振聋发聩的广告词 ——「羊羊羊」▼

恒源祥从08年北京奥运会开始,就成为了奥运代表团的礼服赞助商。不过,除了羊毛羊绒产品之外,恒源祥自己在运动服装和西服制造这两件事上几乎都没有经验。他家更擅长的还是羊绒衫、羽绒服和羽绒被这些中老年人的过冬产品上。正经的要做礼服,它其实很难代表「中国水平」

于是呐,恒源祥想到了一个曲线救国的办法。它把设计生产奥运礼服的工作交给了自己旗下温州工厂「爵帅制衣」。这家工厂有丰富的给大牌成衣贴牌代工的经验。

亲自担任「奥运代表图礼服总设计师」的,就是温州爵帅制衣工厂的董事长叶超莹▼

有意思的是,叶超莹他从来没有专门学习过服装设计专业,倒是学习机械设计出身,19岁进入了温州的家族企业开始工作,才踏入了服装生产的圈子。

08年北京奥运会的代表团礼服几乎是他的第一件「设计」作品,也是番茄炒蛋套装在世界的第一次亮相▼

一般来说,生产礼服性质的西装,厂商至少要留出三周到一个月的时间。而运动员的身材往往比较特殊,高矮壮瘦的差距特别巨大。对于服装的设计和生产就尤为困难。通常要留出更长的周期才能做到对每个运动员的精确量体。

但叶超莹和他的温州爵帅制衣仅用了一周时间,就完成了08年中国奥运代表团的全体礼服制作;而在本届巴西奥运会前,他们又仅用半个月,就完成了中国代表团771名运动员和官员的「礼服定制」。 简直是神奇的「中国速度」▼

他们设计生产了奥运礼服

尽管,温州爵帅制衣的量体师傅一直奔波在各大训练基地为运动员和教练员们「精确量体」,但许多运动员在收到了奥运代表团的定制礼服以后表示,还是得找外面的老师傅修改,才能让自己礼服「稍显合身一些」。

对此奥运代表图礼服的总设计师叶超莹解释说:

里约天气热气啊!

礼服更重要的要求是让运动员穿着没有负担,不能感到闷热和不舒服。多数运动员也穿惯了宽松的服装,所以总体风格也就便保守了一些」▼

面对每届奥运会大家对「番茄炒蛋」套装的吐槽,总设计师叶超莹说,每次他都要提交5套不同配色的设计,最终被领导拍板的,都是「番茄炒蛋」这个配色方案。他也没有办法。

不过,每次的「番茄炒蛋」,其实都有自己独特的设计。

好比08年的番茄炒蛋,用了天安门的「城楼红」,让它红得深沉;12年的番茄用了「国旗的鲜红」,让它红得绚烂;至于里约奥运会,「红中透黄,黄中泛红」,又跟领巾上代表里约的绿色交相辉映▼

对此,叶超莹老师显得非常自信:

「乔布斯难道学过设计吗? 鲁迅也被全国人民骂!」

尽管除了叶超莹老师自己以外,能看出三套中国代表团「番茄炒蛋」制服颜色区别的人并不多,但温州爵帅制衣和它背后的恒源祥集团,还是凭借着「番茄炒蛋」的出色设计拿到了奥运会和亚运会的服装赞助资质。

据悉,在北京奥运会后叶超莹老师已经抢注了「番茄炒蛋」品牌,涵盖服装鞋帽等一系列产品。恒源祥集团未来也会将「番茄炒蛋」元素注入其品牌的重要精神内核:「 爱国 」

想到这里,我又忍不住多看了几眼其他国家代表团的礼服▼

爱国啊!妈妈!

到底是什么让人与人之间的审美有了这么大差距…

真的,

真的希望

下一届奥运会的时候…

不管他们出了多少钱…

还是给咱代表团

换套像样的衣服吧…

三届奥运会都是番茄炒蛋,恒源祥是一个好的选择吗

“丑”,这是很多网友第一眼看到里约奥运会中国代表团礼服的感受。

对于网友们的评论,来自温州的设计师叶超莹已经习惯了,这是他第三次面对类似的批评了。叶超莹是浙江爵帅制衣有限公司的董事长,通过与恒源祥的关系,这家公司承接了设计、生产奥运礼服的重任。

“番茄炒蛋”的首次亮相是在08年北京奥运会中国代表团礼服发布会上。红色与**的西装外套,搭配上白色圆边帽,至今都有网友吐槽这是“乡村旅行团”的打扮。当时,叶超莹为北京奥运设计了不同颜色的8套礼服,中国奥委会最终拍板决定采用 “番茄炒蛋”这一设计方案。

第一盘“番茄炒蛋”上桌后,叶超莹收获无数批评,甚至有人称他为“中国的罪人”,这让他觉得非常委屈。一位朋友安慰他说:“鲁迅也曾被全国人骂。”

不断被大众吐槽,“番茄炒蛋”却屹立不倒。去年3月,叶超莹再次接到设计任务,这次他交出了5种颜色和款式都不同的方案,但官方依然选择了“番茄炒蛋”。

普通人不大愿意去分辨这几款“番茄炒蛋”的区别,但据叶超莹介绍,三款礼服的红黄主色调有很大区别,里约奥运会的红中隐约带着黄,伦敦奥运会的红色取自国旗,北京奥运会则是使用了天安门的城楼红。里约奥运会的礼服配件还融入了里约当地元素,如领带丝巾使用了里约奥运会LOGO的绿色和蓝色,服装袖口有里约特色的五星图案。

“让中国选手在开幕式时感觉身披国旗入场,”叶超莹告诉懒熊体育,他曾和心理学家探讨,这样的配色能在潜意识中让运动员们觉得自己是冠军,因为冠军都喜欢披着国旗绕场跑。

这位对国家运动员形象负有责任的设计师并非科班出身,叶超莹曾学习机械,19岁进入温州的家族服装业。对于其专业的质疑,叶超莹早就习惯了,他在接受新华社专访时曾霸气回应:“乔布斯难道学过设计吗?英雄莫问出处。”

▲ 北京奥运会上的中国体育代表团

不能理解“番茄炒蛋”的不仅是普通观众。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奥运冠军告诉懒熊体育,他和队友都认为礼服“奇丑无比”,虽然面料确实挺舒服的。

叶超莹对此不以为然,在他的印象中,2009年国庆阅兵的奥运彩车中,有奥运冠军就是穿着“番茄炒蛋”出场,所以他认为“运动员们还是很喜欢礼服的”。

但叶超莹也坦言,在设计过程中并没有过多接触运动员,因为他们太忙了,但他希望以后能有机会多和运动员沟通,听取他们的意见。

叶超莹接触不到运动员,更多是因为奥运礼服的设计和生产流程决定的。

爵帅制衣在7月初才拿到最终参赛运动员名单,而奥运会在8月初开幕,中国代表团在7月中下旬就成立了,留给厂家的生产周期非常短暂。2008年北京奥运会,只留给厂家一周左右的时间,2016年里约奥运会,711名运动员和官员的定制服装也必须在半个月内完工。

据叶超莹介绍,奥运礼服有严格的生产流程,因此只由爵帅一家工厂承担生产。但温州当地服装界人士向懒熊体育透露,其实恒源祥在温州的另一家加盟工厂也参与了礼服生产。

首先,相比普通人,运动员们的身材比较特殊,从纤细的体操选手,到壮硕的举重运动员,服装的数据测量必须准确。爵帅的3名量衣师傅从今年1月开始奔赴全国各大训练基地,为1000多位候选奥运选手量体。但是,爵帅的精确量体却没有生产出完全合身的产品。据那位奥运冠军透露,许多奥运选手在拿到礼服后,自己会拿给外面的师傅改,否则裤子腰围太大,根本穿不了。

运动员的日常衣着习惯也是叶超莹必须考虑的因素。他曾想过让服装更贴身一点,时尚一点,但他表示,礼服更重要的要求是让运动员穿着没有负担,不能感到闷热和不舒服,毕竟里约天气炎热,奥运开幕式历时也较长;加之代表团成员年龄跨度较大,有的女性成员无法接受过短的裙子和吊带,多数运动员也穿惯了宽松的服装,尤其北方运动员更不适应贴身版型的西服。“衣服版型已经收了很多,裙子也改短很多,但总体风格略偏保守,”叶超莹说。

一位服装从业人员对懒熊体育说,礼服效果不佳,首先是颜色,其实国旗配色也能调出非常漂亮的颜色,但礼服颜色饱和度过高,其次是版型,她认为女款裙子长度尴尬,老气且显腿短,男款西服有的太大,矮小的运动员掉进了衣服里,有的则太短,很多运动员的西服衣袖甚至长过衬衫,而正常标准为衬衫衣袖长过西服衣袖1公分。

▲ 2012年伦敦奥运会的中国代表团礼服

单纯把对“番茄炒蛋”的质疑归于浙江爵帅制衣有限公司是不公平的,因为恒源祥才是中国体育代表团奥运礼服的赞助商。

这家具有89年历史的上海服装老字号,已经连续3届为中国奥运健儿提供奥运会礼服。除了里约奥运会的开、闭幕式,这套衣服还将出现在中国体育代表团成立大会和奥运结束后的表彰大会等正式场合。此外,它还参与了亚运会的礼服赞助。

2005年12月,恒源祥成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赞助商,这也是奥运会史上第一家非运动纺织服装类企业赞助商。奥运会赞助商身份是继国际奥委会全球合作伙伴、奥运会合作伙伴之后的第三级赞助企业,享受使用奥运会logo等多项权益。

由于赞助金额不菲,恒源祥在使用权益上开足了马力。在当时最具争议的“羊羊羊”广告中,其企业标志就与北京奥运会LOGO一直出现在电视画面上。2008年11月30日,恒源祥又成为伦敦奥运会中国奥委会的首家合作伙伴。此外,恒源祥还赞助了CBA、WCBA、世乒赛、体操世界杯、北京马拉松等多项体育赛事。

恒源祥的体育情结虽然浓厚,但做奥运礼服确实不是它的强项。作为成立于1927的老字号,恒源祥的产品涵盖绒线、针织、服饰、家纺等四类,毛绒类产品如毛衣、羽绒服、羽绒被是这一上海品牌的主打产品,西服只占其产品非常小的比例。其客户群体以中老年人为主,产品设计风格也偏向于保守老式。

不论是正装礼服,还是时尚休闲西装,恒源祥都很难代表中国的工艺水平。或许正是因为这一原因,没有西服设计团队的恒源祥在承接了奥运礼服订单后,立刻把这一重任交给了旗下的加盟工厂爵帅制衣,而爵帅业务以贴牌生产为主,并没有自己的服装品牌,其设计和生产水平即使在温州也并不属于顶尖行列。

比如同为温州西服品牌的报喜鸟、庄吉、法派,都有着更好的设计与工艺水准。放眼全国。还有柒牌、劲霸、七匹狼、利郎、江南布衣等知名服装品牌。

▲ 连续三届奥运会都是“番茄炒蛋”引来网友吐槽

再看里约奥运各国代表团选择的服装品牌吧。

瑞典与H&M合作,美国由Polo Ralph Lauren负责,加拿大由Dsquared2的加籍双胞胎设计师设计,法国交给了Lacoste,英国由Stella McCartney操刀,澳大利亚选择了Sportscraft,韩国交给了Beanpole,意大利继续携手Giorgio Armani,而时尚气息不怎么浓厚的古巴干脆邀请了法国品牌Christian Louboutin为其设计。

可以看出,绝大多数国家都首选本土品牌,但无一例外都是针对年轻人的品牌,主打时尚休闲风。

礼服如何,并不会影响奥运健儿们争金夺银,但作为开、闭幕式上的服装,它不仅体现了运动员的个人形象,也展示了一个本国服装工艺水准,毫无意恩,这也是树立国家形象的一个重要环节。

流水的奥运会,铁打的“番茄炒蛋”,永恒的吐槽。

面对吐槽,叶超莹已不再感到委屈,“这点骂不算什么,能作为一个超级志愿者为国家体育事业做贡献,我感到心满意足。”

而被网友们冷嘲热讽的“番茄炒蛋”,目前也成了恒源祥的重点营销方向。

北京奥运会开幕前几天,叶超莹注册了“番茄炒蛋”商标,其适用范围涵盖鞋服、帽袜。后来他把商标转让给了恒源祥。

恒源祥方面明确表示,希望将“番茄炒蛋”打造成品牌的一个组成元素,将在里约奥运会体育营销活动方案中大力推广“番茄炒蛋”的概念,而就在里约奥运礼服发布的前一天,恒源祥也言出必行地举行了一场“番茄鸡蛋”大战。